世界快播:通缩站不住,但应被关注

北京商报 2023-04-20 21:23:02

原标题:通缩站不住,但应被关注


(资料图片)

针对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4月18日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一段时间以来,浮在数据上的“通缩论”备受瞩目。3月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均继续回落,新增信贷和社融均大超市场预期,低物价与高货币却共存,引发了学界关于“通缩”的讨论。

从担心通胀,到害怕通缩,背后的思虑统统指向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比如经济活力不足、就业压力加大、内需恢复并没有想象中强劲、预期得不到改善等方面。

这种论调到底能否站住脚,先要理性认识通缩本身。通缩本身有着严格的定义,无论是货币收缩还是物价回落,都要具备持续性和普遍性,才能确认通缩来临。

通缩与正常的价格涨落区别明显。正常的价格波动有涨有跌,市场机制处于正常运行之中。

从数据表现看,当前CPI和PPI走低,都有其阶段性的市场驱动。

CPI存在明显的“节后综合征”。春节过后需求回归日常,市场供给充足。汽车等消费品在燃油车降价促销的背景下,价格下降在情理之中。

而PPI则在高基数下遇到了海外经济下行传导,石油价格走低,这种被动下行并不具备长期的代表性。

国际上普遍认知的通缩,除了物价货币指标,往往还伴随着经济衰退。刚刚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却指向了相反的一方。

尽管价格指数仍在低位运行,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16个月以来的首度两位数增长,出口也在连续5个月负增长之后大幅转正,除了房地产投资外,其他领域投资均正常增长。

这些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疫后反弹复苏阶段,就将中国经济定义为通缩或衰退过于草率,有待商榷。

何为通缩?通缩了吗?钱去哪了?通缩站不住,不代表与之相关的议题不需要引起重视。一季度经济活动放开、需求集中形成短期脉冲,关键是经济恢复能力和可持续性。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意愿有待增强等都摆在眼前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外贸出口结构变化,新市场新产品优势能否实现持久支撑都是挑战。

未来,CPI和PPI能否顺利回到轨道,与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有效落地、信贷扩张后部分资金是否流入实体经济、社会总需求不断释放、企业家及微观主体信心修复密切相关。

提振信心的本质,依然来自于制度性改革释放的活力,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所创造的红利。

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制度性开放,来自上海车展的“中国很OK”,与特斯拉建造的超级商用储能电池工厂既是缩影,也是印证。

与之相衬,各级政府的“放管服”改革不能停,扩大市场准入、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不断深化土地、户籍、教育等领域,让劳动力市场充分活跃,人才资源自由流动,才能化解通缩阴影,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可持续增长。(陶凤)

x

热门推荐

世界快播:通缩站不住,但应被关注

2023-04

梅安森: 关于调整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价格的公告

2023-04

焦点信息:开源证券:给予中宠股份买入评级

2023-04

2023广州白云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电脑派位招生工作方案

2023-04

世界快消息!就在今天16时14分!正式迎来!

2023-04

2-1,欧冠历史第4浮现,恐至少夺亚军,决赛战皇马太难,曾6败|全球新视野

2023-04

世界速读:“品类杀手”再度细分,果切进入增长期

2023-04

天天速读:长峰医院曾3年里留下23条处罚记录是什么情况

2023-04

工业富联: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 丢失订单传闻不实

2023-04

智慧警务护航新时代“辽沈战役”——2023辽宁公安科技信息化成果展开展-全球关注

2023-04

推荐阅读

科普知识 睒怎么读

2023-01

文化 怎么联系兴业银行人工客服

2022-11

五大险企最新保费数据出炉 保险板块迎来利好不断

2022-06

核心技术产品纳入医保后降价31% 力品药业科创板破发

2022-06

应收款项占营收近半三年计提23亿瓷砖品牌商马可波罗闯关IPO

2022-06

毛利率两年下降超12个百分点 绿联科技冲击华强北“数据线”

2022-06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2021-12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2021-12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