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西藏发现3.9亿年前生物礁

京报网 2023-03-06 14:55:53

点礁中的造礁生物组分及主要造礁生物床板珊瑚和层孔海绵。南古所 供图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在西藏北羌塘地块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经研究,该点礁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距今约3.9亿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在知名学术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正式发表。

西藏北羌塘地块位于藏北高原腹地,该地块的古地理演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热点,尤其是涉及北羌塘及其周边地体的相互位置及构造单元的归属等科学问题。

同时,了解北羌塘地块的古地理演化有助于学界深入认识北羌塘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并对能源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昆副研究员、陈炜副研究员、盛青怡助理研究员、张以春研究员等深入西藏羌塘拉竹龙—邦达错一带开展地质学综合研究。

西藏阿里拉竹龙-邦达错地区兽形湖附近野外照片和中泥盆世点礁鸟瞰图。南古所 供图

科研团队在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通过对其最为显著的三个点礁的样方采集,并将制得的1085张薄片开展详细分析与统计,团队恢复了该地区生物礁的结构与多样性组分。

研究表明,点礁主要由10种珊瑚和层孔虫所构建,并相互组合形成板状、块状的稳定生物礁结构。同时,造礁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珊瑚与层孔虫的生长特性也符合中光带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特点。

专家介绍,本次研究发现点礁的主力造礁分子秃柱层孔海绵的两个化石种也常见于华南和昌都地区,其具有紧密排列的细层和支柱,且仅在这三个地区分布。因此,研究提供了有利证据表明拉竹龙—邦达错、华南和昌都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生物古地理亲缘关系。

此外,根据床板珊瑚和层孔虫的组合特点,该点礁时代确定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因而,拉竹龙-邦达错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可至少追溯至中泥盆世,这丰富了古生物学家对该地区泥盆纪地层分布特点的认识。

(原标题: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西藏发现3.9亿年前生物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流程编辑:TF099

x

热门推荐

动态: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西藏发现3.9亿年前生物礁

2023-03

世界新动态:少儿文学

2023-03

对话五谷磨房董事长桂常青:从经典食补到新食养消费,五谷磨房如何快速发力?丨玲听

2023-03

世界快播:苹果又开发布会割韭菜啦,你的钱包准备好了么?

2023-03

【环球热闻】如何评价电影死亡幻觉

2023-03

公子欢喜的小说作品_公子欢喜的作品?

2023-03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400字以上_鲁滨逊漂流记梗概400字

2023-03

wow橙杖任务怎么接_wow橙杖任务流程:环球今日讯

2023-03

环球今头条!荷香正气液和荷香正气散的区别_荷香正气液

2023-03

excel单元格怎么拆分_excel单元格分割_环球时快讯

2023-03

推荐阅读

科普知识 睒怎么读

2023-01

文化 怎么联系兴业银行人工客服

2022-11

五大险企最新保费数据出炉 保险板块迎来利好不断

2022-06

核心技术产品纳入医保后降价31% 力品药业科创板破发

2022-06

应收款项占营收近半三年计提23亿瓷砖品牌商马可波罗闯关IPO

2022-06

毛利率两年下降超12个百分点 绿联科技冲击华强北“数据线”

2022-06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2021-12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2021-12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1-12